期貨大賽優勝者的訪談:發掘期貨贏家的交易智慧

 



作者:申唯正  2023-02-01

以人為鏡

挖掘成功交易者的經驗教訓、交易理念和心路歷程,還原他們身上自律堅韌、知行合一和百折不撓的精神,遠比宣揚“一夜暴富”的賺錢神話更有價值。《期貨實戰榜中榜》一書通過對113位期貨大賽優勝者的訪談,從不同角度刻畫了眾位贏家的認知邏輯、心理調整和成長歷程,他們的資金管理、交易理念、分析方法、交易策略、情緒管理和人生感悟等,值得交易者品味、借鑒。



資金管理


槓桿效應對期貨交易者來說是一把雙刃劍:能充分利用資金,放大利潤,但也放大了風險。據悉,很多交易者入市初期會出現重倉、死扛、頻繁交易等現象。《期貨實戰榜中榜》中,贏家們著重強調了資金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重視倉位管理。交易者入市時面臨兩種選擇:重倉出擊還是輕倉交易。正所謂盈虧同源,也許個別運氣好的人靠重倉某品種賺到了“第一桶金”,但大多數虧損者恰恰輸在重倉出擊。這也是期貨贏家們刻骨銘心的教訓:黃金力曾有滿倉操作被市場正常調整“掃地出門”的慘痛經歷;劉衛新說他最常見的失誤是重倉和死扛,栽倒數次後,至少學會了控制單品種重倉。至於是集中火力做單一品種,還是多品種操作,交易者也有不同的選擇。郭曠說:“一定要做熟悉的長期跟踪的品種,做深做透,才能抓住可能的機會。”溫勇認為,長期跟踪並觀察一個品種,對它各方面信息都瞭如指掌,就能及時發現好機會果斷出手。鮑瑞海指出,CTA產品往往配置同一產業鏈上的多個產品,實現穩定收益。


第二,風險控制是實現盈利的重要環節。開倉後,就要根據行情變化對持倉進行風控了。對於止損點的設置,汪星敏說:“我通常把虧損控制在5%以內。”張茗說:“在虧損還能承受的範圍內,盡量儘早止損。”呂偉博認為,可以根據品種的平均波動率分別設置止損的大小。關於量化交易,李煥逸說:“程序化交易的風控標準更高、更嚴格。”富犇投資的風控原則是:“通過機器和人工兩條風控線進行實時風控,打破風控盲點,減少回撤幅度。”期權方面,“職業玩家”認為,期權的風控主要是對初始投入資金的控制。周俊認為,期權買方一定要做好事前風控,要把握買賣節點,降低交易頻率。


第三,盈利處理方式是決定勝敗的關鍵。正確處理賬面盈利,也是期貨贏家們的獨到之處。一是盈利出金有經驗的交易者都知道,一旦經歷盈利大幅回撤或全部回吐的慘痛經歷,會影響之後的交易心態。吳偉淼說:“盈利出金方式適合多數人。無數人嘗試盈利加倉再創輝煌,又有多少人成功呢?”劉俊熙認為,盈利出金可以很好地降低風險。二是浮盈加倉浮盈加倉就有可能充分利用槓桿效應,實現複利增長,是一種比較激進的交易方法。張建國說:“一旦虧損就會及時出場,一旦盈利便會再次加倉,使利潤不斷擴大。”孟德穩坦言自己喜歡浮盈加倉,並認為大多數人失敗是因為不會抓準時機乘勝追擊。


交易理念


交易理念如同交易者的靈魂,是關乎投資者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戰略選擇。


第一,單邊交易還是對沖套利?風險偏好者喜歡單邊交易,風險厭惡者喜歡雙向對沖策略,大多數個人交易者採用單邊交易方式。鮑瑞海認為,無論是採取對沖還是單邊策略,風險控制上都要非常謹慎,多品種對沖策略的風險控制,主要是對風險敞口的控制。孟德穩認為,套利交易風險相對比較小,收益也比較穩定,適合做大資金,尤其適合相對保守的投資者。可以看出,採取什麼交易方式跟風險偏好、交易習慣、資金規模等相關,投資團隊為了資金曲線更加穩定,多選用對沖套利方式。


第二,短線、波段還是中長線交易?每位投資者都會根據自己的性格及偏好,以及交易成本和勝率選擇交易週期。張曉良坦言,選擇做短線交易是因為自己的性格“怕、貪、急”。怕看錯方向,短線交易相對容易;貪短期收益,短線交易盈虧立竿見影;急是性情急躁,耐不住長期持倉。鄭旺旺認為,小波段要想賺錢就要一根筋,一個方向,圍繞自己判斷的大方向一直同向操作,直至行情真的轉向,再掉頭操作。選手“期貨明燈2”表示,他在行情起爆點重倉入場,戰略上做波段、戰術上做日內,即盈利就做波段、虧損就日內處理。


第三,打“追逐戰”還是“伏擊戰”?林斌斌認為,一個優秀的操盤手,更像一個獵手,要善於蟄伏等待機會,機會到來時才能果斷出擊。夏波的操作風格以趨勢交易為主,一般不輕易開倉,等到他認為時機成熟時會重倉介入,判斷趨勢運行力道衰竭時退出。週戰平對追漲殺跌的交易者提出了警告:“散戶基本上都是在人氣火爆的時候選擇進場,而這正是機構選擇離場的時候。


分析方法和交易策略


有了正確的交易理念就需要有可行的分析方法、交易策略和交易手段來執行。贏家們主要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還是心理分析?很多投機者會選擇技術分析,從相關行業進入期貨市場的交易者會側重於基本面分析,也有一些期貨贏家擅長市場心理分析。夏波認為,期貨市場由於槓桿效應,要求對進出點位的把握更為精準,技術分析能力必須過硬。朱浩青認為,一個人對基本面的了解很難全面,市場波動也越來越難以預料,也就很難把控所謂的“真相”。選手“六盤山”說:“平倉和建倉的邏輯是一樣的,都是基於K線組合來進行強弱判斷決定是否繼續持倉。”楊湛認為,技術面至簡,基本面至真。崔強認為,要格外重視市場大眾交易情緒的分析判斷。李永澤認為,要分析K線背後的邏輯,以及市場中交易者的心理、情緒。


第二,主觀交易還是量化交易?為了進行更加精準的博弈,也為了克服人性弱點實現穩定收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搭建量化交易團隊。李煥逸坦言,程序化交易並不預測行情走勢,快速識別並捕捉市場波動發出的交易信號至關重要朱浩青認為,程序化交易可以在交易過程中克服人性弱點。當然,程序化交易並不是萬能鑰匙。比如,它不能充分發揮交易員的個性特點和交易的藝術性特徵李詠澤就認為期貨交易更多是一種人的發揮,很難有固定模式,很多想法無法在程序上得到體現。


第三,單兵作戰還是團隊合作?一方面,期貨交易講究慎獨決策,因為多方決策將會出現無序狀態;另一方面,團隊合作可以通過分工協作,實現優勢互補,湧現出新的增長點和市場新秩序。關於如何更好地分工協作,李煥逸認為:“團隊內每個人分兵把守,各司其職。”貴開偉的量化交易團隊由7位專業人員組成,分別負責交易系統執行、風控管理、數據採集、軟件開發、程序編寫、策略研發及主觀分析工作。裘慧明說:“要專注於交易這件事,又要具備發散思維,我一個人做不到,所以要組建團隊。”


情緒管理


價值投資大師本傑明·格雷厄姆說:“成功的投資者往往是那些性格穩定的人,投資者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而是自己。”所以,既忌諱交易者沒有獨立判斷左右搖擺,又忌諱情緒失控孤注一擲。期貨贏家能夠根據自己的性格有針對性地進行情緒管理,調整交易心態。


第一,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的交易策略和方式。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性格決定命運。因為一個人的性格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的思想觀念、思維狀態乃至行動方式。羽帛認為,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的策略才是“聖杯”單銘哲認為,交易者採用的交易策略不要與自身的性格背道而馳。在汪星敏看來,性格比較緩的人,適合交易波動率較小的農產品,性格比較急的人適合交易波動率大的品種。吳偉淼說:“我是個偏急促的人,喜歡見效快,不喜歡磨蹭的行情,所以短線是我比較喜歡的交易方式。不僅不留隔夜倉,而且也不讓交易造成的失落情緒隔夜。”


第二,如何培養“好心態”。市場波動能反映交易者的心態博弈,心態平和、情緒穩定是期貨贏家的重要特徵。首先,好心態來自對人性弱點的認知和超越。王斌認為,交易是不斷戰勝自己、超越自己的過程,戰勝自己的軟弱、猶豫、恐懼與貪婪鍾建強認為,不會輕倉,反映出人性的貪婪;不會止損反映出是人性中的害怕失敗和僥倖心理;不會做長線,是缺乏耐心和貪婪的表現;不會順勢操作,反映出人性中一廂情願的強烈主觀化特徵。其次,學會自我調整。吳偉淼認為,心態調節不僅是調節交易者的心態,還要認真分析影響心態的因素,提升交易認知。張大方認為,心態調節的基礎是資金管理最後,通過訓練提升心理素質。郭曠認為,情緒和心態問題的本質是止損和盈利的承受力問題陸燦權通過自創的“無所謂”倉位管理法來訓練自己的心理素質。楊亮認為,控制慾望方能保持穩定盈利,好的心態才能保證按計劃執行交易策略。


交易時干擾因素很多,只有通過充分研究找到確定性,才能充滿自信地執行交易計劃。陸燦權表示,他的交易策略正是從行情的確定性中獲取信心。張建國說:“交易本質上屬於思考者的職業,交易者成功與否和思考的深度、密度有直接的關係。只有通過思考,才能不斷完善交易策略,也只有一次次在失敗後總結教訓,才能重新在市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人生感悟


相信每一位經歷了跌宕起伏的交易者都有很多人生感悟,期貨贏家們的感悟主要聚焦於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知行合一的人格檢驗。有了明確的資金管理方式、交易理念和交易策略,接下來就是在交易過程中檢驗執行力。侯雨欣認為,投資本質上是知行合一的人格檢驗過程,因為每一次判斷與操作都會體現在最後的結果中。陳海洋認為,優秀的操盤手需經常自省,敢於捨得,勤於學習。丁笠認為,成熟的交易員不僅有豐富的盤面經驗、堅定的系統信仰、知行合一的執行力,而且能深刻理解期貨交易,有深刻的交易哲學支撐,任何時候都能堅持自己的交易系統。陸燦權覺得從期貨市場獲得更多的是對自己人格的完善,比如,言行一致、人前人後一個樣、謙虛低調和對風險的深刻認識。


第二,處理好交易與生活的關係。期貨交易是一個博採眾長、慎獨決策、知行合一的成長歷程。有人說交易和生活本就是一體的。張大方認為,交易和生活要相互平衡,投資如生活,在交易裡形成的哲學往往會遷移到生活中。孔令藝說:“交易之內,謹慎、專注、果敢;交易之外,毫無保留地享受生活。”也有人說最好將交易和生活分開。馮雲華認為,生活中的煩惱和不愉快不要帶到交易中來,交易時的不順也不要影響正常的作息和生活。鄭旺旺表示,要分配好交易和生活的資金和時間,不要讓交易影響了生活。還有人說,家庭和朋友的幫助不可或缺。王昌南認為,期貨交易需要一個比較好的家庭環境,如果虧損時能得到另一半的鼓勵和支持,交易者更容易調整好心理狀態。焦勇剛認為,做期貨除了需要清晰的頭腦、健康的身體,還需要一幫樂觀開朗、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三,期貨交易是一場修行。追逐熱門行業就像在期貨市場追漲殺跌,人生規劃、謀定而動就像期貨交易的細心觀察、耐心等待。做期貨就是做人吳敬忠認為,交易是一場修行,是不斷尋找自我的過程。從知道到做到,從做到到掙到是一場漫長的修行。選手“有風盡駛”提出,做期貨想成功,首先要做一個坦坦蕩蕩的人,能夠直面自己的一切缺點。交易就是戰勝自我的過程。丁元恆說:“交易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歷練,是一個不斷在否定與肯定、失與得之間轉換,尋找自我的過程。”周俊認為,推翻自我比被人質疑更痛苦,人性被無限拉升再揉碎,對決策者來說每一秒都是煎熬,跌倒後爬起來繼續前行尤為珍貴。丁笠認為,期貨就是濃縮的人生,處處存在矛盾,收穫與努力不一定成正比,如果沒有哲學思想、自控力和信仰就不要入市。吳齊利認為,投資的意義不僅在於盈利,更重要的是通過資本市場明白世間的許多真理。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要透過現像看本質,除了看到113位期貨贏家的盈利數字,更看到他們努力奮鬥的艱辛過程和心路歷程。正如投資大師查理·芒格喜歡研究人類失敗的原因一樣,更多的是通過經驗教訓汲取智慧。做期貨就是做人,是一場戰勝自我的修行,最終實現有價值的人生。(作者單位: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編後語


我國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佔絕大多數,但他們在專業知識、投資理念以及維權保護等方面處於“弱勢少數”地位。正如《期貨實戰英雄榜中榜》序中所說,保護好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既是市場監管踐行初心使命的時代要求,又是資本市場行穩致遠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關係著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關係著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本書的出版促進了金牌導師與普通投資者之間的交流互鑑,以及理性投資理念的傳播。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說過:“如果我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期貨高手們在期貨市場博弈的經歷,成長的過程,投資理念的形成或許能給後來者以啟發,能讓新入市的投資者少走一些彎路。價值投資大師本傑明·格雷厄姆說過,投資者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而是自己。期貨交易是一場戰勝自我的修行,希望交易者都能最終實現有價值的人生。





留言